Customer Case
2019-02-14 14:41:33
赋能智慧审方,助力提升临床审方决策效率
2017年6月7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六院)顺利通过HIMSS EMRAM六级现场评审。
HIMSS Analytics医疗咨询事业部全球副总裁John Daniels评价说:“医院通过深化信息系统对临床业务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防范医疗差错,做到了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点评。”
上海六院HIMSS EMRAM六级现场评审
同时,广大医务人员对信息系统使用及改造受到了评审团的充分肯定,尤其是药学部门推进的合理用药软件和审方系统颇获好评。
正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全宇所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依靠药学部门的知识积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制定了具有医院特色的用药决策知识库,通过系统审方规则+自定义审方规则,结合临床专业特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起因:审方承“合理用药”之重
药师审方是医嘱执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每个医院药师都有“四查十对”的处方审核要求,但目前医院工作繁重,医嘱数量多,类别复杂,而药师工作精力是有限的,且医嘱/处方的执行时限性很强。
传统审方过程中信息沟通不便捷,药师全凭经验和手工审核处方/医嘱,很难满足客观临床需求。
未经审核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被患者使用,有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偏差,甚至是医疗纠纷。
经过:审方以“智慧审方”之名
为加强对处方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监管,上海六院运用了“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的双渠道解决方案。
一方面引进合理用药软件和药师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简称:审方中心),另一方面组建专业的审方药师队伍,规范培训考核体系,严格管理,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人”“机”双管齐下,迈出走向智慧审方的有力步伐。
01高效流程,审方再无“事后诸葛”
上海六院审方工作流程清晰定为:医生开具医嘱→处方转至审方中心→审方药师利用审方中心进行人工审核。
审方中心工作流程
02精准用药,自定义规则贴合临床
为进一步保证用药规则能切实满足医院需求,上海六院审方中心采用自定义+通用规则模式,对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系统判断,供药师参考审核。
同时,药学部抽调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药师从临床实践出发,根据临床指南等循证医学证据,分组对药品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特殊人群用药等进行结构化梳理。
借助“图形化的用药知识描绘技术”,实现复杂的用药相关判断逻辑,避免了传统技术无法适应多重复杂逻辑分析的问题,审核并自定义制定规则10000余条。
上海六院药师进行规则梳理
在此基础上,为了切实符合临床要求,六院药学部通过与临床科室、医务管理部门多次相互协商讨论规则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报请管理部门批准同意,才正式上线运行,保证精准用药的功能充分发挥。
03合并医嘱,打造用药决策闭环
合并医嘱审核是上海六院审方中心的一大亮点。
系统可分析当前所有有效医嘱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临时和长期医嘱)、累计用量等。
并且可以将检查检验数据、临床诊断信息等独立数据相互关联,有效克服“信息孤岛”和“技术孤岛”造成的人为障碍,形成用药决策闭环,判定用药安全性,对具体用药医嘱给出“通过”与“打回”的干预,做到有措施、有反馈、有监督、有改进,提高医院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结果:成就智慧审方之效
上海六院审方中心的上线饱含了药学部百余名药师们共同的汗水和不停歇的付出。
审方中心上线后,药师们针对实际问题,将设想和功能一次又一次的升级,让全医嘱审核变成可能,受到专家和医院的一致肯定。
药学+信息化,现已逐渐成为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虽有信息化的助力,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主力军依旧是药师。新医改形势下,药师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面临机遇。
上海六院这次关于智慧审方的探索无疑将成为药师职能变革征途中浓墨的一笔,将药师专业能力和患者安全用药融为一体,利用既往知识积累,不断持续改进,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所赋予的职业责任,最大程度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杭州逸曜公众号